/ 0717-7854897

专门教育网    工农红军宜昌少年红军学校

top

教员眼中的家庭教育误区

发布时间:2008-06-13 09:43 点击:


作为一名老教员,很多家长问过我同样的问题:我们应该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家庭教育?我这样告诉家长“首先我们的找出孩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,寻其根,找其源,加以实质性的解决,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自然而然出现了”。

我们家庭教育的问题到底在哪?在这里,我给大家简单的分析一下。

在千百年的传统中,中华民族崇尚多子女的大家庭,“多子多福”的观念广为人们接受。但是,由于人口基数太大,妨碍社会可持续发展,从上千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,我国政府不得不采取“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”的计划生育国策。这一国策实为势在必行的明智之举,然而,由于“如何做独生子女父母”的社会教育不到位,青少年社会问题超严重,众多束手无策的家长们频频大呼:“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了!”

在以往的多子女家庭中,“十指连心”,“手心手背都是肉”,长辈们一般不会有意厚此薄彼,而会尽可能均衡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。孩子们从小生长在兄弟姐妹的家庭小群体中,即情同手足的互助互爱。在这种环境中,儿童的早期心理素质如性格都能得到相对健全的培养与发展。同时,由于孩子们之间“大的带小的”,父母比较省事儿,心态也较平和。这样,和谐的家庭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形成良性循环,天伦之乐以水到渠成。

但是在当今421(即祖辈四人、一对父母、一个孩子)的家庭结构中,独生子女再也没有上面那种成长的家庭条件了,当他(她)还在母亲腹中时,六个大人就已经在兴奋而急切的给其安排人生的一切:以所能提供的最佳物质条件,为其铺就一条最为理想而平坦的成功大道——不遗余力的供其获得最好,最高的教育。因为这是整个家庭的唯一希望,一定要成功,绝不能有半点差错!求胜心切,志在必得的家长们,从一开始就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为“三过度”。

过度关爱。主要表现为长辈们对孩子的物质娇宠和情感娇宠。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,长辈们在物质金钱上极其慷慨,竭尽所能的给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最佳的物质条件。孩子稍大一点后,基本上要什么给什么——只要孩子高兴。这样,亲子关系就被下意识物质化、金钱化了。孩子从小就养成在物质和金钱上对长辈的依赖。想要什么就径直向长辈提出来,而且越容易被满足的,这方面的依赖性就越强。


在情感上,除从小就过多的亲吻抚抱过分的亲呢呼唤外,还总怕孩子不高兴,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。这就日渐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,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,学会以哭闹、不吃饭等非理性方式来要挟父母、祖辈,最终变成我行我素。随心所欲、不通情理、缺乏感恩的“小公主”,“小皇帝”。


过度保护。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一个人睡,与宝贝从小就同房、同床睡觉,有的在孩子长到好几岁甚至十多岁至更大,还是如此。此外,他们对孩子的食物、饮料、衣服、玩具、日常用品等都百般挑剔,不但要名牌,有的还要求彻底无菌消毒。孩子稍有不适,就小病大治,无病猛补,往往造成营养过剩,致使肥胖儿童比例上升。有的家长甚至把家具的边边角角统统有海绵包起来,以免孩子磕伤;天气稍冷,便把孩子从头到脚密密实实包裹起来;孩子大了,还常常搂着、陪着、跟着、照着、护着,如此等等。总之,就是一百个不放心。


以上这些不当做法,肯定会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能力。孩子越不适应,家长越去保护,这样长期恶性循环,孩子就会耐苦性、畏难性。等孩子稍大后,毛病比较明显了,做家长的还时不时的指责道:“你看看你,这么大了,还这样娇气,还是不懂事,还要我操心,哎,真把我给急死了!”然后,还是去尽力而为的过度保护孩子。


过度期望。千百年的科举文化不但使得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社会风气弥漫神州,一心期望后代“光宗耀祖”,给大人争气的传统理念已是普遍存在。因此,芸芸众家长们对孩子过分溺爱关切的同时,又对孩子抱有极大的期望,一心望其成龙成凤,因此,在孩子的教育上放大资本,任孩子的学习上高标准,严要求。长辈们这种心态写满脸上,时时明白的表露在语言和行动上,很容易使孩子觉得是在为父母而学,不是为自己学,因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。


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,父母求胜心理也越来越强,总是想当然的认为,你长大了,该懂事了,应该更努力,更自觉的学习了。而且越接近中考、高考,父母心情越急迫,对孩子的要求越高。这种极高期望的压力与早期过分的关爱保护形成强烈的矛盾反差,已经骄娇二气十足的孩子很难承受。那从小就逐步定型的物质化、金钱化的亲子关系,难以使孩子真正理解家人的亲情之爱,这样就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失去对长辈的尊重与情感。家长越焦虑,孩子越反感,就越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家庭关系。致使亲子之间难以沟通,这又反过来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。


如此的“三过度”,使得孩子们从小便在众多成人的包围中,既失去自我,有十分自我。家长们以物质与金钱为“胡萝卜”,以高分高要求,对孩子进行溺爱加误导的教育,使得亲子之间渐行渐远,导致孩子对父母冷淡反感,甚至仇视敌对。这使得中国的家长们大惑不解,痛苦万分的发出天问:“我们给了孩子一切的一切,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不理解到恨我们?”对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:你们不可能给了孩子一切,你们只是给了孩子你们认为应该给的一切,很多更应该给孩子的东西你们没有给到,所以孩子会变成这样。


那么,什么是更应该给孩子的呢?答:一个科学而健全的起点教育,一个早期的整体素质教育。其中,最为关键的是儿童心理素质教育和早期情感沟通教育,其中,最为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计划的对孩子进行磨难,以锻炼其耐劳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。


亲爱的家长,你看了我的分析以后,急躁的心情是否恢复了平静!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犯的错误,你可以像我说的那样改变自己吗?作为一名教员我们正在弥补你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误区,在帮助孩子的改变。


作为教员,我理解家长的不易和苦心,但我们教员更希望我们对孩子的转化成果,给孩子培养众多的好习惯,给孩子确立了价值观,人生观,世界观。所以我真心的希望,你孩子回家以后,做家长的对孩子在我们学校回家后延续教育更理性。


亲爱的家长,我们一起加油吧!为了我们的阳光少年,更为了阳光少年的未来。


吴铁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