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道芳教授讲课——培养自信
发布时间:2016-03-02 14:50 点击:
2016年3月2日,春节后第一堂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主题是:培养自信。
一般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总不同程度的缺乏自信,而一些父母又没能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因而培养孩子们的自信,在特别教育中就显得十分必要。
什么是自信?就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。相信自己行,它是一种信念,它具有积极性,即自信就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。 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事情。没有自信的积极,是软弱的、低能的、低效的积极。
孩子的自信心,来自于父母“无条件的爱”。什么意思呢?简单讲,就是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,他的父母无论在任何时候,都会对孩子讲,父母是爱你的,永远爱你的。无论你身残多病、无论你漂亮与丑陋、无论你学习成绩好与坏等。父母永远爱你。
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来讲,戚教授希望努力接受知识,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,大胆地迎接许多挑战,我能我行。
今天戚教授讲课最后给同学们原则性提出,培养自信就要:第一,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。第二,多看自己的长处。第三,多学知识长见识。第四,多问自己能做啥。第五,多交朋友行慈善。总之,自信的人给别人的感觉是能干、开朗和成功,因而他们会得到人们更多的赞扬,更多的关注。戚教授最后指出:培养自信,人生天地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