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0717-7854897

专门教育网    工农红军宜昌少年红军学校

top

戚教授讲课——社交礼仪

发布时间:2014-05-21 14:51 点击:

2014年5月21日,同学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主题是:社交礼仪。

中国素有“文明古国、礼仪之邦”的美称。从古至今,历来尚礼。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、成就事业、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。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也是个人进步成长一条重要途径。因此,我们个人学习礼仪就是学会与他人相处,提升自己做人的品格。戚教授讲课还告诉大家,礼仪是沟通的技巧,是敬人之道。待人以礼,应成为现代公民的一个基本素养。礼仪是交往的艺术,掌握了这门艺术能够内强素质,外塑形象,增进交往。

所以,一个青少年不能忽视礼仪学习和行为上的培养 。

戚教授说:礼仪的“礼”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?是尊重,“礼者敬人也”。在人际交往中,既要尊重别人,更要尊重自己,礼者敬人。礼仪的“仪”是指规范的形式,就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。一般说它有三层含义:一是礼貌,即指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,通过语言动作向对方表示敬重、谦虚、友好的规范行为。与时代结合起来,体现人们的文明程度。一个微笑、一个鞠躬、一声“您好”都是礼貌的具体表现。良好教养和良好道德品质是礼貌的基础。二是礼节,即礼仪节度。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致意、问候、祝愿、致哀、哀悼、慰问等惯用形式。礼节是待人处事的规矩,不是那一个人制定的,是在人类长期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的。如愿您幸福、祝您身体健康、我国的握手、朝鲜的鞠躬、而欧美国家的拥抱、接吻等。三是礼仪,它是比礼貌、礼节层次更高,涵义更广,人们自觉学习遵守的行为规范。它分仪式、具有专门程序、规范化的活动;仪表外表。包括容貌、服饰、姿态、举止等。

总之,从某种意义上讲,在人际交往中,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。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,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、阅历见识、道德情操、精神风貌。因此,在这个意义上,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,而有道德才能高尚,有教养才能文明。这也就是说,通过一个人对礼仪运用的程度,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、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。